不锈钢蚀刻的工艺
不锈钢蚀刻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图案的加工技术。该工艺包含六个步骤。
第一步是材料准备。选用304或316不锈钢板,厚度在0.1毫米到3毫米之间。板材需经过脱脂清洗,去除表面油污和氧化物。清洗使用碱性溶液,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到70摄氏度之间。
第二步是涂覆感光胶。将光敏树脂均匀涂布在钢板表面,涂层厚度为10微米到30微米。涂布后放入烘箱烘干,温度设定为80摄氏度,时间持续15分钟。
第三步是曝光显影。将设计好的菲林胶片紧贴感光胶表面,用紫外线光源照射。曝光时间根据光源强度调整,通常在30秒到120秒之间。曝光后使用碳酸钠溶液显影,溶解未固化部分。
第四步是蚀刻处理。将钢板浸入三氯化铁溶液,溶液浓度控制在28%到42%之间,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到50摄氏度。蚀刻深度由时间控制,每分钟可蚀刻0.02毫米到0.05毫米。
第五步是脱膜清洗。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残留感光胶,浓度比例为5%到10%。随后用清水冲洗表面,去除化学药剂残留。
第六步是后处理。根据需求进行抛光、电镀或喷涂。抛光使用800目到2000目砂纸,电镀层厚度为0.01毫米到0.03毫米。
该工艺可实现0.1毫米精度的图案制作,最小线宽可达0.05毫米。蚀刻后的产品需进行盐雾测试,标准为48小时不生锈。加工过程中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化学药剂。废液需中和处理后排放,pH值应调节至6到9之间。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蚀刻加工中出现不良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汽车行业蚀刻
- 认识精密金属蚀刻加工
- 蚀刻工艺实战: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流程分享
- 金属蚀刻的定义与工艺流程详解
- 蚀刻加工的要求以及标准
- 不同蚀刻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你的工艺
- 金属蚀刻加工厂蚀刻加工存在的问题
- 金属蚀刻的深度与宽度的关系
- 热烈欢迎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老师莅临青岛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