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蚀刻加工注意事项
一、五金蚀刻材料与设计阶段
材料适配性验证
不锈钢/铜/铝需分别采用三氯化铁、氯化铜盐酸液、氢氧化钠等专用蚀刻液,材料厚度建议0.1-2.0mm且表面无划痕。
钛合金等特殊材料需预测试蚀刻速率,避免过度腐蚀导致穿孔。
设计文件校验
CAD图纸线宽需≥0.05mm(电子级精密件需≥0.02mm),图案间距应大于蚀刻深度的3倍以防断裂。
二、五金蚀刻工艺执行关键点
前处理
碱性脱脂(50-60℃ NaOH溶液)后需酸洗活化,残留油污会导致蚀刻不均匀。
烘干须用无尘热风,水渍残留易引发蚀刻液局部浓度异常。
掩膜制作
光刻胶旋涂厚度偏差需控制在±2μm内,曝光过度会导致图形失真。
采用数印通蚀刻优版工艺可缩短掩膜制作时间至30分钟内,且污染更低。
蚀刻过程
氨水蚀刻液需控制抽气量,避免挥发过快导致药效下降;突发停电应立即取板防过度蚀刻。
三氯化铁溶液温度保持40-50℃,喷淋压力需边缘高于中心10%以提升均匀性。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氨水环境)、耐酸手套,工作区配备应急冲洗装置。
三、五金蚀刻后处理与质控
去胶清洁
丙酮浸泡后需超声波清洗,残留胶体可能影响电镀/焊接性能。
缺陷预防
侧蚀控制:采用摆动喷嘴设计,蚀刻系数(深度/侧蚀量)应>3:1。
毛刺处理:电解抛光可使表面粗糙度降至Ra≤0.2μm。
环保管理
废液需分类收集(含铜/镍废液单独处理),母液储存量应≥单缸用量。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蚀刻加工中出现不良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汽车行业蚀刻
- 认识精密金属蚀刻加工
- 蚀刻工艺实战: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流程分享
- 金属蚀刻的定义与工艺流程详解
- 蚀刻加工的要求以及标准
- 不同蚀刻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你的工艺
- 金属蚀刻加工厂蚀刻加工存在的问题
- 金属蚀刻的深度与宽度的关系
- 热烈欢迎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老师莅临青岛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