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蚀刻技术解析
不锈钢蚀刻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预定图案的加工工艺。该技术利用腐蚀液与金属反应实现材料选择性去除,适用于厚度0.02mm至2.0mm的各类不锈钢板材。
不锈钢蚀刻工艺流程
前处理:基材经脱脂、水洗、干燥去除表面油污。
涂覆感光胶:辊涂或喷涂光致抗蚀剂,厚度控制在5-25微米。
曝光显影:紫外光通过底片照射固化胶膜,未曝光部分用碳酸钠溶液溶解。
蚀刻成型:氯化铁溶液在40-50℃条件下腐蚀裸露金属,蚀刻速率约0.01mm/分钟。
后处理:剥离残余抗蚀剂,进行钝化或电镀等表面处理。
不锈钢蚀刻技术参数
蚀刻精度:±0.05mm(常规)/±0.01mm(精密)
最小线宽:0.1mm(化学蚀刻)/0.05mm(电解蚀刻)
表面粗糙度:Ra0.8-3.2μm可调
不锈钢蚀刻应用领域
电子行业:制作柔性电路板支架、屏蔽罩。
医疗器械:生产手术器械刻度标尺、植入物模板。
工业部件:加工滤网、编码器盘、燃料电池双极板。
建筑装饰:实现镂空幕墙、电梯控制面板。
质量控制要点
材料检测:确认不锈钢的镍铬含量与晶相结构。
药液管理:定期监测蚀刻液比重与金属离子浓度。
尺寸验证:使用二次元影像测量仪进行公差检测。
该技术相比机械加工具有无毛刺、无应力的优势,适合复杂图形批量生产。典型加工周期为3-7个工作日,材料利用率可达85%以上。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蚀刻加工中出现不良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汽车行业蚀刻
- 认识精密金属蚀刻加工
- 蚀刻工艺实战: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流程分享
- 金属蚀刻的定义与工艺流程详解
- 蚀刻加工的要求以及标准
- 不同蚀刻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你的工艺
- 金属蚀刻加工厂蚀刻加工存在的问题
- 金属蚀刻的深度与宽度的关系
- 热烈欢迎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老师莅临青岛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