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蚀刻工艺
工艺原理
不锈钢蚀刻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材料表面特定区域。该技术利用腐蚀性溶液与金属反应,通过掩膜保护非加工区域。溶液成分为硝酸、氢氟酸或三氯化铁的水溶液,浓度控制在8%-35%。温度维持在20-50摄氏度,反应时间根据深度要求调整。
工艺流程
前处理:基材需经脱脂、酸洗、水洗三步清洁。脱脂使用碱性溶液去除油污,酸洗采用盐酸消除氧化层,水洗采用三级逆流漂洗。
掩膜制作:光致抗蚀剂通过涂布、曝光、显影形成图案。干膜厚度15-25微米,曝光能量80-120mj/cm²,显影液为1%碳酸钠溶液。
蚀刻反应:喷淋式设备以0.2-0.5MPa压力输送蚀刻液,线速度控制在0.5-3m/min。深度误差±0.01mm,侧蚀比1:0.8-1.2。
后处理:中和残液采用5%氢氧化钠溶液,钝化处理使用硝酸-重铬酸盐混合液。
技术参数
蚀刻精度:最小线宽0.05mm
加工厚度:0.1-3.0mm板材
表面粗糙度:Ra0.4-1.6μm
生产节拍:3-8分钟/批次
设备配置
连续式生产线包含进料台、清洗段、干燥段、曝光机、蚀刻槽、水洗槽。核心部件采用钛合金或PP材质,配备PLC控制系统,能耗12-25kW/h。
应用验证
不锈钢蚀刻工艺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电子元件、医疗器械、装饰建材领域完成2000小时盐雾测试,耐腐蚀等级达到ASTM B117标准。
推荐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蚀刻加工中出现不良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汽车行业蚀刻
- 认识精密金属蚀刻加工
- 蚀刻工艺实战: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流程分享
- 金属蚀刻的定义与工艺流程详解
- 蚀刻加工的要求以及标准
- 不同蚀刻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你的工艺
- 金属蚀刻的深度与宽度的关系
- 金属蚀刻加工厂蚀刻加工存在的问题
- 热烈欢迎品牌营销专家燕鹏飞老师莅临青岛大东